栏目导航
党建工作工会园地青年工作精神文明学习十九大两学一做
变迁 十七处 付朝红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3日 点击数:
 

变  迁

十七处 付朝红

     我是七十年代生人,生于这个年代的人是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也通过我们这代人住房情况的变化充分的体现出来,因为住房情况是反映百姓生活最直接、最现实的指标。

     小时候,我们一家五口住在北郊区母亲单位的职工宿舍,一种叫做“干打擂”的房子。听老人们说这种房子不用砖,是用素土加白灰夯制而成。一排八间,住着八家,每间也就13平米左右,另外每家在院子中搭建一个小厨房,七高八低,我的小学就是在这里渡过的。每天下学回家,就坐在一张大约四十公分高的小桌子上写作业、学习,与其说是坐着道不说是爬着。这张桌子也是我们家的饭桌。不过那时和小伙伴们一起写作业充满了快乐,这里也留下了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1985年我上了初中。我家搬到了有两间带小院子的砖瓦房里,也就是三十多平米,不过从那时起我有了自己的房间。妈妈为了我学习,专门请人给打制了一张写字台。坐在自己独立的空间中,听着蝉鸣,看着书,心境也是格外舒畅。有时来了兴致,坐在院中画幅画,也别有情趣。

    1988年我考上了中专,我家也搬到了河西区父亲单位宿舍,一幢五层没有地下室的砖混预制板楼房,大约有45平米左右。当时的楼房没有暖气、没有煤气,各家都得准备做饭取暖用的煤,因此单位给各家盖了一个一米二米长的储煤棚。那时我住校,在家住的时间不长,但一有时间回家做的事就是从煤棚往楼上搬煤。那时由于房间少,我的书桌也让给了妹妹,回来后只能和她们合用,不过在那里留下我住上楼房的欣喜以及和同学朋友畅想未来的快乐。

     1998年我上了班结了婚,住到了迎泽区单位分的近90平米、三室两厅带地下室的全现浇砖混楼。水暖电气、有线电视、电话网络齐全。现在我有了专门的书房,仅书房就6平米。儿子也有自己专用的书桌和书柜。书房也成了我的骄傲,人们来做客,我也乐意向人们介绍我的书房,坐在这样的书房中学习着实令我惬意。

    我和家人现在筹划将来买一套100平米的框架剪力墙高层住宅楼。到时候坐在明亮的书房看书,心情一定更加舒畅。

    我家居住条件的变化足以代表一个时代居住条件的变化,我家从五口人十三平米至三口人九十平米,人均居住面积翻了十几倍,充分地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资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内心由衷地为祖国这些年来的发展感到自豪,也为我曾为祖国今天的新面貌而奋斗过感到自豪。


收藏】【打印文章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