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财税法规治安消防市场法规工程法规工商行政人资法规诉讼法规政研观察行业新闻
国家电子招投标试点展开:建立三公机制 打造“绿色”交易
作者:佚名 来源:市场开发部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7日 点击数:

  近日,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建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扎实开展国家电子招标投标试点工作的通知》,部署开展国家电子招标投标试点工作,在招投标领域探索实行“互联网+监管”模式。

  而就在此前数日,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按照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大力推广电子招标投标。在互联网时代大发展的浪潮下,“互联网+招标投标”行动计划呼之欲出。

  业内人士认为,这对于提高采购透明度、节约资源和交易成本、促进政府职能转变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招投标流程阳光化 “绿色”交易进行时

  一直以来,招投标市场中条块壁垒分割封闭、要素流动不畅,竞争不公平、暗箱操作等违法违规现象屡禁不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法规司司长李亢曾指出,“招标投标涉及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和各个地方,是一种利益关系的承接者和载体。”

  由于没有建立市场信息统一交换和共享服务的平台体系,以致市场信息资源和招标投标成果无法向市场主体统一开放和公开共享,招标人和代理机构以及评标专家无法核实验证投标人的真实情形;而对于投标人来说,更须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交易平台上重复注册、重复申请和运维,由此产生高昂的交易成本。

  自我国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投入使用以来,伴随全程电子化的实现,每个标大约可节省纸张1000公斤,全程实现网络化,既省去了交通成本,又“绿化”了交易过程。在此基础上,政府可以通过与交易平台互联互通的公共服务平台、行政监督平台等对线上交易进行全流程监管,使整个招投标交易在市场和政府之间实现“阳光化”。

  2014年8月以来,发改委陆续批准了深圳、昆明、湖北、湖南、浙江、福建、甘肃、广州等省市政府电子招标投标综合试点。以及包括国家电网、中国石油等部分央企在内进行试点。

  招投标交易平台与服务平台合力 促进市场公开有序

  2015年上半年,国家稳增长政策不断加码,发改委先后集中批复8922亿基建项目,发布1.97万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项目范围涵盖水利设施、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随着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的推广和服务平台的搭建,将促成这些领域项目更快、更有效的进行。

  国家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将实现集中整合、动态共享和统一公开市场信息,为打破行政壁垒保护和封闭,建立招标投标开放统一、公平竞争、公正交易的市场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转变和规范行政监督方式,发挥公众监督作用,促进市场主体诚信自律。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任珑常务副会长表示,“电子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在全国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网络中将具有枢纽作用。成为交易平台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枢纽,成为交易平台与行政监督平台信息交换的枢纽,也成为微观信息与宏观信息交换的枢纽。”

  据悉,国家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市场主体注册共享、招标投标全流程信息交互公开、CA证书互认、招标文件、案例分析、主体信用和大数据分析等相关信息。同时,公共服务平台具有“一次录入全程共享,同类资源统一管理”的特性,实现了统一信息发布、诚信管理、资金管理、评委管理、场地管理,集成了招投标所有相关信息。

 

  按照发改委和有关部门“互联网+招标投标”行动计划,2016年末,全国将基本形成电子招标投标及其市场信息共享网络体系。同时,《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检测认证管理办法》和检测技术规范即将发布,《电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和行政监督办法》已开始制定。


收藏】【打印文章
分享给朋友